母乳喂养
一、母乳喂养定义
纯母乳喂养:是指除给母乳外不给孩子其它食品及饮料,包括水(除药物、维生素、矿物质滴剂外);同时也指吃挤出的母乳。提倡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
几乎纯母乳喂养:是指用母乳喂养孩子,但也给少量的水或以水为基础的饮料。
二、母乳喂养常规
分娩后皮肤早接触、早开奶。阴道分娩的产妇在产后半小时内进行母婴皮肤接触,吸吮乳头半小时。剖宫产的产妇能作出应答反应后30分钟内进行同样的早接触、早吸吮。
实行24小时母婴同室,若因医疗护理需要,婴儿离开母亲不能超过1小时。
坚持母乳喂养,不给婴儿用奶瓶、吸人工奶头、禁止给婴儿吃任何食物或饮料,除非有医学指征。
鼓励多吸吮,按需哺乳:即当婴儿饿了或母亲觉得乳房胀了就应喂哺,哺乳的时间、哺乳的次数和间隔时间不受限制。频繁有效的吸吮乳房,促进乳汁增多,保证产妇有充足的乳汁。
三、母乳喂养的好处
1、对孩子的好处
(1)营养易吸收。母乳利于婴儿消化,能让婴儿更高效地吸收营养物质。
(2)增强抵抗力。母乳中的抗体可帮助婴儿增强抵抗力,减少疾病发生。
(3)促进心理发育。喂养时宝宝与妈妈的亲密接触,增进母子感情,对宝宝心理发育有益。
2、对母亲的好处
(1)促进身体恢复。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和贫血。
(2)助力体型恢复。母乳喂养消耗的热量有助于妈妈尽快恢复体型。
(3)有益心理健康。降低产后抑郁风险,利于妈妈心理健康。
3、对家庭的好处
(1)经济实惠。节省时间、减少支出、降低浪费。
(2)方便快捷。随时供应,省时省力,减少污染。
4、对社会的好处
(1)提高素养。母乳喂养的孩子,身体素质好,不易患病,有利于提高全民素质。
(2)社会安定。母乳喂养有助于提升孩子智力,提高孩子社交能力,有助于家庭和睦。
四、母乳喂养姿势及技巧
1、正确的哺乳姿势
(1)母亲放松舒适;
(2)孩子身体贴近母亲,脸向着乳房,鼻子对着乳头;
(3)孩子头与身体呈一直线;
(4)下颌紧贴乳房;如是新生儿则应用手托住臀部。
2、正确的含接姿势
(1)嘴张大。
(2)下唇外翻。
(3)舌头呈勺状环绕乳晕。
(4)婴儿口腔上方可见更多的乳晕。
(5)婴儿慢而深的吸吮。
(6)能看或听到吞咽。
3、正确托起乳房的方法
用手“C”字形托起乳房,食指支撑着乳房基底部。靠在乳房下的胸壁上,大拇指放在乳房的上面。
五、特殊情况下的母乳喂养
艾滋病:
艾滋病的母婴传播主要发生在妊娠、分娩和哺乳三个阶段。
病毒通过胎盘、产道和乳汁传播给胎儿或婴儿,造成儿童患艾滋病。
艾滋病病毒感染母亲所生婴儿的喂养策略是:提倡人工喂养。
避免母乳喂养,杜绝混合喂养。对于具备人工喂养条件者尽量提供人工喂养,并给予指导和支持;对于选择母乳喂养,感染产妇及其家人,要做好充分的咨询,指导其坚持正确的纯母乳喂养,喂养时间最好不超过6个月,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尽早改为人工喂养。
梅毒:
规范治疗后可直接母乳喂养。母亲需在治疗后3、6、12个月复查RPR或VDRL滴度,确认无复发迹象,同时新生儿需在出生后1、3、6、12个月进行血清学跟踪检测。
梅毒螺旋体不会通过乳汁传播,规范治疗后母乳中的抗体(如IgA)反而可能为婴儿提供被动免疫保护。
乙肝:
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血液,新生儿出生后打了乙肝疫苗就可以母乳喂养了。
乙肝母亲所生的婴儿在出生后如果进行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联合免疫接种后,可以阻断大部分产时和产后HBV的传播,即使进行母乳喂养,也不会增加婴儿再感染的机会。
在双重免疫下,建议纯母乳喂养6个月,并在合理添加辅食的基础上,母乳喂养至儿童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