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与白内障
一、从专业角度看,近视是怎样形成的呢?
近视是一种屈光不正,当眼睛调节放松时,平行于光轴进入线被聚焦在视网膜前不能形成清晰的像。常表现为看远处不清,看近的景物则比较清楚。
近视形成原因较为复杂,主要分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遗传方面,如果父母双方都是高度近视,孩子遗传近视的概率会显著增加 。从环境因素来讲,现在孩子们学业压力大,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像看书、写作业、使用电子设备,而且户外活动时间严重不足,这就导致眼睛的睫状肌持续紧张,晶状体变凸,眼轴过度增长,久而久之就容易引发近视。
二、日常生活中近视应该如何进行科学的防控呢?
每天2小时户外光照刺激(促进多巴胺分泌抑制眼轴增长)
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遵守“20-20-20”护眼法则(每用眼20分钟,远眺20英尺外20秒) ;
“一拳一尺一寸”的原则:胸前与桌子间隔一拳(一个拳头的距离),眼睛与书本保持至少一尺(约33厘米)的距离,握笔的手指与笔尖保持一寸(约3.3厘米)的距离。
建立屈光发育档案(自幼儿园起每半年验光监测眼轴变化,早发现、早干预,大大降低近视的发生率)。
良好的营养和充足的睡眠来保障。家长要确保孩子饮食多样化,摄入足够的蛋白质、钙和维生素。
有效防控手段:角膜塑形镜(OK镜)——夜间佩戴延缓近视进展。
离焦镜——在离焦学说的基础上,利用制造成像超前的原理,来达到抑制眼轴增长的目的。
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三、白内障诊治的核心知识
白内障是指眼球内的晶状体逐渐混浊,导致光线无法正常进入眼睛,进而引起视力下降。把眼睛比作一台照相机,那么其中的晶状体好比是照相机的镜头,镜头的透明度是良好视力的关键,而白内障的发生会影响这一特性,最终可能导致失明(它是由眼睛晶状体老化、损伤或疾病导致)。
白内障的早期表现主要为:视物模糊、视力下降、光线发散、视物重影。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白内障唯一有效方式。现在的白内障手术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手术时机的选择更加灵活。
目前我院采用的是白内障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通过超声能量将混浊晶状体核和皮质乳化后吸除,然后植入人工晶状体以恢复视力。这是目前最主流的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时间短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