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年痴呆的症状
1、生活功能改变。发病早期主要表现为记忆力下降,对患者的一般生活功能影响不大,但是从事高智力活动的患者会出现工作能力和效率下降。
2、精神和行为症状。部分症状表现不明显,易被患者本人、家属及接诊医生忽视。即使在疾病早期,患者也会出现精神和行为的改变,如患者变得主动性缺乏、活动减少、孤独、自私、对周围环境兴趣减少、对周围人较为冷淡,甚至对亲人也漠不关心,情绪不稳、易激惹。
3、认知损害。神经认知损害以遗忘为先导,随后会累及几乎所有的认知领域,包括计算、定向、视空间、执行功能、理解概括等,也会出现失语、失认、失用。
二、痴呆的分型
1、痴呆前阶段。记忆力轻度受损;学习和保存新知识的能力下降;其他认知能力,如注意力、执行能力、语言能力和视空间能力可出现轻度受损;不影响基本日常生活能力,达不到痴呆的程度。
2、痴呆阶段。这一阶段是传统意义上的 阿尔茨海默病 ,此阶段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导致了日常生活能力下降,按认知损害的程度可以分为轻、中、重三期。
轻度痴呆:首先出现的是近事记忆减退,常将日常所做的事和常用的一些物品遗忘。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远期记忆减退,即对发生已久的事情和人物的遗忘。部分患者出现视空间障碍,外出后找不到回家的路,不能精确地临摹立体图。面对生疏和复杂的事物容易出现疲乏、焦虑和消极情绪。表现出人格方面的障碍,如不爱清洁、不修边幅、暴躁、易怒、自私多疑。
中度痴呆:记忆障碍继续加重;工作、学习新知识和社会接触能力减退,特别是原已掌握的知识和技巧出现明显的衰退;出现逻辑思维、综合分析能力减退,言语重复、计算力下降,明显的视空间障碍,如在家中找不到自己的房间;可出现失语、失用、失认等;有些患者还可出现 癫痫 、强直-少动综合征;患者常有较明显的行为和精神异常,性格内向的患者变得易激惹、言语增多,而原来性格外向的患者则可变得沉默寡言,对任何事情提不起兴趣;出现明显的人格改变,甚至做出一些丧失羞耻感(如随地大小便等)的行为。
重度痴呆:上述各项症状逐渐加重;情感淡漠、哭笑无常、言语能力丧失、以致不能完成日常简单的生活事项,如穿衣、进食;终日无语而卧床,与外界(包括亲友)逐渐丧失接触能力;四肢出现强直或屈曲瘫痪,括约肌功能障碍;常可并发全身系统疾病的症状,如肺部及 尿路感染 、压疮以及全身性衰竭症状等,最终因并发症而死亡。
三、病因
1、年龄:AD 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AD 在 60 岁以上的人群中最为普遍。
2、性别:女性更高发,但非单一因素。流行病学事实:全球约 2/3 的AD患者为女性,且女性65岁后患病风险约为同龄男性1.5-2倍。
3、其他因素如: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脑部病变等。
四、老年痴呆的预防与控制
1、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
2、定期进行认知能力检查
(1)早期识别,定期进行认知能力检查,如记忆、思维、注意力等方面的测试,有助于早期发现老年痴呆的迹象。
(2)及时干预。一旦发现认知能力下降,应尽早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3、跟踪评估,定期评估认知能力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