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友病
发布时间:2025-04-14
访问次数:34
一、血友病概述
血友病是一种罕见遗传性出血性疾病,是由于人体凝血过程中缺少了重要的凝血因子,使血液不能凝固,造成出血不止或不易制止。血友病A型发病率约万分之一,血友病B型发病约为五万分之一。
二、血友病遗传机制
当母亲是携带者而父亲健康时,儿子半数发病,女儿半数携带。
当母亲健康而父亲是患者时,儿子均健康,女儿均携带。
三、血友病的临床表现
自幼反复发生异常出血:出血可为自发性出血,也可为轻微外伤或手术后过度出血。
(一)关节出血。是血友病最常见且最具特征的出血表现,也是血友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长期关节出血的后果,滑膜肿胀,更容易出血;关节僵硬,活动时出现疼痛、不稳固软骨破坏。
(二)肌肉出血。肌肉出血的发生率仅次于关节出血。最常见的出血部位:髂腰部和臀部,其次是股四头肌、腓肠肌和前臂肌等。长期肌肉出血后果:肌肉软弱无力,肌肉萎缩,如损伤神经,可导致瘫痪肌肉不能保护关节,关节更易出血与损伤。
四、血友病出血的治疗。
(1)出血应尽快治疗,以便尽快恢复功能,防止继发性损害;
(2)“一旦怀疑出血”,应马上治疗,不要耽误。
(3)如不及时治疗,止血时间更长,所使用的凝血因子制剂更多。
五、急性出血的治疗
(1)休息:避免受伤的肢体活动;
(2)冰敷:用湿毛巾包冰块或冰袋敷5分钟,暂停10分钟,可反复,减少疼痛与出血。
(3)压迫:可用弹性绷带或弹力袜包扎关节或压迫肌肉;
(4)抬高:将出血部位抬高至心脏高度以上,减少出血部位压力,减少出血。
六、保持健康,避免出血;保持良好心态与情绪。
七、血友病用药注意事项。医护人员检查所用药物是否适合血友病人;根据说明书要求储存与使用;放置儿童拿不到的地方;避免使用的药物(如任何含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的止痛药和非类固醇类的消炎药(NSAIDS)。)